南方电网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技术创新专题服务项目(第一批)招标公告
2021-02-2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技术创新专题服务项目(第一批)招标公告

(招标编号:000220000007955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技术创新专题服务项目(第一批)(招标编号:0002200000079550),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招标人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

一、项目信息

(一)项目名称: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技术创新专题服务项目(第一批)

(二)招标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三)招标代理机构:广东电网物资有限公司

(五)资金落实情况:已落实

(六)资金来源情况说明:由工程项目中开支

(七)项目类别:服务类

(八)资格审查方式:资格后审

二、项目概况和招标范围

(一)标的清单及分包情况如下:

序号

标的

概算金额

(万元)

建设单位

标包

标包名称

标包金额

(万元)

最高限价

(万元)

招标文件收取费用(元)

保证金(万元)

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技术创新专题服务项目(第一批)

1261.925

肇庆供电局

1

变电站接地网智能验收关键技术研究

82.265

81.775

不收取

5

肇庆供电局

2

基于间隔集成技术的智能变电站风险评估体系及其在线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90

88.5

阳江供电局

3

架空线路非接触式动态增容及运行工况多维度感知技术研究

140

135.7

阳江供电局

4

粤西500千伏网架优化Ⅰ期工程(阳江段)智能监控服务

270

255.1

阳江供电局

5

低风压导线在沿海强台风区的试点应用及适用原则研究

178

160.85

汕头供电局

6

输电线路杆塔变形和导线温度状态感知研究

120

118

汕头供电局

7

电缆通道分布式热参数和载流量监测系统开发研究

180

173.3

汕头供电局

8

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和安全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240

234.3


(二)项目概述

标包1:变电站接地网智能验收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概况:变电站接地网实际建设施工过程中,接地网铺设施工属于隐蔽工程,如果需要检查、验收接地网完整可靠性,当前方法只有通过人工开挖检查,缺乏智能化可视化验收方法。本项目开展基建站接地网智能验收关键技术研究,拟研制一套基建变电站接地网智能可视化验收装置,对接地网进行数字化、智能可视化验收,辅助基建工程管理实现数字化。

依托工程:肇庆110千伏沙沥变电站工程。

标包2:基于间隔集成技术的智能变电站风险评估体系及其在线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概况: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风险点进行全面评估、检测和管控是实现智能变电站高可靠性和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目前,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风险评估的研究虽然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尚未成熟。而间隔集成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其应用不仅改变了现有智能变电站的体系架构,也会造成智能变电站信息流及信息传输与处理链条的变化,现有的智能变电站风险评估和管控方法等显然无法适用。本项目拟在研究基于间隔集成技术的智能变电站系统网络性能需求的基础上,建立智能变电站的全景信息模型,进而提出相应的智能变电站风险在线检测及管控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肇庆110千伏港口变电站,将为间隔集成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依托工程:肇庆110千伏港口变电站工程。

标包3: 架空线路非接触式动态增容及运行工况多维度感知技术研究

项目概况:试点应用架空线路动态增容系统,建立架空线路动态增容系统和技术支持平台,实现架空线路动态增容和载流控制实用化,解决电网正常运行以及故障、应急和检修等多种工况下,架空线路输送容量实时监控、动态提升和电网负荷有效控制和安全调度问题。

依托工程:粤西500千伏网架优化I期工程(阳江段)。

标包4:粤西500千伏网架优化Ⅰ期工程(阳江段)智能监控服务

项目概况:开展示范应用智能监控服务,基于自动飞行的架空线路基建无人机高空监控和精细化验收,GIS室建造过程环境在线监控,架空线路抛线无人机装置研制。

依托工程:粤西500千伏网架优化I期工程(阳江段)。

标包5:低风压导线在沿海强台风区的试点应用及适用原则研究

项目概况:开展风压导线的试点应用、关键性能仿真分析和监测研究。主要开展仿真分析低风压导线特性,研发低风压导线智能监测装置,评估低风压导线的实际效果。结合工程实际,选择合适的低风压导线型号,提出强风区低风压导线应用原则。

依托工程:阳江500千伏阳西电厂#5、#6机组接入系统工程。

标包6:输电线路杆塔变形和导线温度状态感知研究

项目概况:根据广东省的强台风多发造成塔基受损情况,以及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对已建线路提高输送容量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根据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我国在该技术领域仍在不断挖潜,仍有较大研究空间和较多研究方向。本项目通过国内外的具体研究情况,开展输电线路杆塔变形和导线温度状态感知研究。

依托工程:500千伏澄海输变电工程。

标包7:电缆通道分布式热参数和载流量监测系统开发研究

项目概况:

环境热参数的准确获取对电缆规划过程中载流量的核算至关重要,但目前仍缺乏可靠的环境热参数取值标准,导致电缆规划过程中核算电缆载流量时多采用IEC推荐的环境热参数计算方法,且选取最保守的计算结果,并没有合理充分利用电缆资源。本课题研发制备分布式电缆热参数监测系统样机,实时监测获取电缆载流量与环境热参数,通过在运行电缆表面和周围环境中布置传感设备,实现对电缆载流量和环境热参数的监测研究,进而提出不同运行工况下、不同敷设条件下的电缆在运行过程中环境热参数的取值标准,应用于后续电缆规划过程中核算电缆载流量,为设计电缆线路时能更有效地利用电缆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依托工程:220kV广兴站至汕头电厂及正阳站线路工程。

标包8: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和安全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概况:

利用模型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在进度、质量、技术、物资、造价五个维度上进行应用研究。打通与土建施工计划平台、造价结算平台的接口,实现基于三维模型的协同管理,提升施工过程管理水平,从而达到节约时间和成本,提升项目管理效率的目的。

依托工程:500千伏澄海输变电工程。

(三)招标范围及成果要求

标包1:变电站接地网智能验收关键技术研究

在肇庆110千伏沙沥变电站工程进行接地网状态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人工智能算法的拓扑结构成像技术研究,及时准确的提交成果文件,配合协调研究过程中的答疑、补充等相关技术服务工作。

(1)进行接地网状态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

利用电磁感应线圈在地下导体被激励后产生的电磁场中反应出来的视磁阻抗效应来实现接地网状态特征显示。但是由于变电站接地网周围设备等的耦合作用,使得接地网触及的土壤和感应电磁场空间中都分布大量的背景场,背景场的强度远远高于待测的微弱信号,背景场的频谱特性分散、复杂,因不同变电站测量地点不同而变化,且具有时变特性。微弱的异常场信号被淹没在这种复杂的强干扰下,使得接地网状态特征的提取十分困难。本部分的主要内容要求是电磁感应方法的理论应用及强干扰状态下状态特征提取的方法研究。

(2)人工智能算法的拓扑结构成像技术研究

依据电磁法原理,建立数值仿真模型,确立导体参数与感应视磁阻抗间的响应函数;对接地网导体局部引起的电阻率和磁导率变化在强干扰下特征提取模型中进行仿真,全面评估系统的可行性;设计人工智能算法,以可视化技术将地下接地导体的拓扑特征结构进行显示;基于GPS(或北斗导航系统)构建位置信息,形成接地网拓扑结构图示。

成果形式及数量要求:

1)项目研究报告1份;

2)变电站接地网智能化验收装置1套;

3)申请发明专利1项;

4)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

标包2:基于间隔集成技术的智能变电站风险评估体系及其在线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在肇庆110千伏港口变电站工程开展基于间隔集成技术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模型与方法、基于间隔集成技术的智能变电站全景信息模型、基于间隔集成技术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风险评估模型与方法、基于在线检测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风险管控策略与故障诊断等内容,及时准确的提交成果文件,配合协调研究过程中的答疑、补充等相关技术服务工作。

本项目实施主要内容:

(1)基于间隔集成技术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模型与方法

基于间隔纵向集成技术的特点与适用性分析,研究含间隔集成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网络模型与网络性能分析方法,构建间隔集成装置的元件可靠性模型,提出含间隔集成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模型与分析方法。

(2)基于间隔集成技术的智能变电站全景信息模型

对基于间隔集成技术的智能变电站信息传输与处理链条进行分析,研究间隔集成的智能变电站全景开放信息的关联关系,构建基于IEC61850自描述文件的智能变电站全景信息表与逻辑关联矩阵,构建可支撑间隔集成的智能变电站在线检测与风险评估的全景信息模型。

(3)基于间隔集成技术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风险评估模型与方法:基于间隔集成的智能变电站功能失效概率评估模型,制定信息采集、信息传输、运行状态等环节的健康评价指标与评价原则,研究基于智能变电站全景信息的二次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4)基于在线检测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风险管控策略与故障诊断:研究基于间隔集成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在线检测方法,制定基于在线检测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风险控制策略,提出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成果形式及数量要求:

(1)项目研究报告1份;

(2)项目研究的相关资料及原始数据文件1份;

(3)基于间隔集成技术的智能变电站风险评估体系及其在线检测、风险管控与故障诊断方法1套;

(4)中文期刊(级别、数量):论文3篇,其中至少1篇核心期刊论文;

(5)专利(级别、数量、时间):申请发明专利3项,2023年10月前进入实审。

标包3: 架空线路非接触式动态增容及运行工况多维度感知技术研究

项目实施内容:结合粤西500千伏网架优化Ⅰ期工程(阳江段)开展非接触式动态增容技术研究,非接触式动态增容监测终端与后台系统开发,基于多源数据的导线工况模拟技术研究,配合粤西500千伏网架优化Ⅰ期工程(阳江段)工程应用,负责安装和调试工作。

成果形式及数量要求:

(1)提交架空线路非接触式动态增容及运行工况多维度感知技术应用研究结题报告1份;

(2)申请该项目成果相关的1项发明专利(交付时受理);

(3)完成该项目成果相关论文一篇(交付时录用);

(4)提供10套架空线路非接触式动态增容监测装置。

标包4:粤西500千伏网架优化Ⅰ期工程(阳江段)智能监控服务

项目实施内容:基于自动飞行的架空线路基建无人机高空监控和精细化验收,GIS室建造过程环境在线监控,架空线路抛线无人机装置研制。

成果形式及数量要求:

(1)全线精细化验收报告1份。

(2)抛线无人机装置设计方案1份。

(3)提交期刊论文或EI论文底稿2份;

(4)提交发明专利交底书1份。

(5)项目研究报告1份。

标包5:低风压导线在沿海强台风区的试点应用及适用原则研究

分析低风压导线空气流场特性;研发适用于低风压导线的关键参量监测装置并试点安装;提出低风压导线工程应用原则。

成果形式及数量要求:

(1)形成研究报告1份;

(2)1项发明专利(交付时受理);

(3)在专业期刊发表(录用)论文2篇(交付时录用);

(4)提供不少于2套关键参量监测装置。

标包6:输电线路杆塔变形和导线温度状态感知研究

本项目研究内容:

依托500千伏澄海输变电工程开展输电杆塔台风动态响应监测研究;研究基于北斗的输电塔危险评估与预警方法;导线的温度场及载流量模型研究;开展导线的热稳定在线监测装置研制。

1.采用北斗卫星定位方法,基于连续运行基准站(CORS)提供的广域实时定位技术,实现输电塔变形监测的需求。

2.对输电线路导线温度在线监测不仅可以了解前端输电线路导线的运行情况,还能全面收集和长期积累动态增容、过载性试验及大负荷区段的带电导线的实时温度等资料,为输电线路在设计、运行、维护等方面提供大量真实基础数据。

成果形式及数量要求:

1.成果数量、级别:编制研究报告2份(杆塔变形监测、导线温度理论各1份),开发基于北斗的输电塔安全监测平台1套,开发导线温度监测装置1套。

2.项目形成专利数量、级别:申请发明专利2项,预计2021年12月前进入实审。专业期刊文章2篇。

标包7:电缆通道分布式热参数和载流量监测系统开发研究

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依托220kV广兴站至汕头电厂及正阳站线路工程,开展电缆导体温度在线监测技术模块研究,电缆环境热参数在线监测技术模块研究,分布式电缆热参数监测系统样机的制备与试验验证,样机试点应用与电缆线路规划设计研究。

成果形式及数量要求:

(1)基于分布式测量的电缆载流量与环境热参数监测计算软件1份;

(2)综合研究报告1份;

(3)制备分布式电缆热参数和载流量监测系统样机一台;

(4)申请发明专利3项,核心期刊论文1篇。

标包8: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和安全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在汕头500kV澄海变电工程中进行三维部件级建模,并利用三维模型进行现场数字化协同管理应用。

1. 对汕头500kV澄海变电工程进行部件级三维建模。

参照南方电网公司《35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标准第二分册:变电站(换流站)(试行)》,结合施工管理要求,对500kV澄海变电站进行建模,达到部件级精度,为后续施工管理应用提供数据基础支撑。并形成满足南网数字化移交与施工应用的变电站建模标准。

2. 依托汕头500kV澄海变电工程开展施工协同管理应用研究。

在基建六大维度(进度、安全、质量、技术、物资、造价)上,利用模型结合数字孪生技术进行应用研究。打通与现有平台的接口,实现基于三维模型的协同管理,提升施工过程管理水平,从而达到节约时间和成本,提升项目管理效率的目的。

成果形式及数量要求:

 1.研究报告:

1)《汕头500kV澄海变电工程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2)《基于变电站三维模型的数字化深化交底应用研究报告》;

3)《基于变电站三维模型的施工造价协同管理应用研究报告》

2.标准:

《满足施工应用的数字化建模标准》

3.汕头500kV澄海变电站部件级深度三维模型1套;

4.基于变电站三维模型的施工造价协同管理系统1套(包含变电工程三维设计交底模块和变电工程三维施工交底模块)

5.发表省级以上期刊论文4篇;

6.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

7.申请发明专利4项。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

1.通用资格:

(1)投标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合法运作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持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独立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和独立履行合同的能力。

(2)资信要求:在项目所在地政府及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没有处于限制投标资格的处罚。

(3)存在以下情形的不同投标人,不得同时参加同一标包的投标: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同时在参与投标的其他单位任职的。

(4)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5)投标人必须按照南方电网公司要求,在供应链统一服务平台 上完整办理完成供应商登记。

(6)其他:若投标人(包括投标人的委托人、代理人或与投标人有销售、劳务或服务等关系的其他主体)在参加南方电网公司系统的招投标活动或经济往来等过程中曾经存在违法事件的,自南方电网公司发文公布违法事件之日起,在规定时间内不接受该投标人参与公司的招投标活动,具体时间按《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供应商行贿行为信息记录及处置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7)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否决投标情形的。

2.专用资格:

序号

内容

关 联 标 的/标包

1

1、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标准ITSS三级及以上;

2、CMMI3(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证书三级及以上。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技术创新专题服务项目(第一批)[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和安全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四、招标文件的获取

1. 本项目招标人通过平台(请登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