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4)
项目名称: 水风光蓄等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发展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 000645-25ZB0416 项目类型: 服务 采购方式: 公开招标 所属行业分类: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生产 项目实施地点: 四川省 招标人: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 项目概况: 围绕雅砻江流域水风光蓄储一体化开发背景下的多能互补需求,开展区域新能源资源开发潜力评估方法与送出技术研究、100%可再生能源系统送出技术及稳定性运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 课题一:区域新能源资源开发潜力评估方法研究 课题二:100%可再生能源交直流系统送出技术及稳定性运行研究 其他:
标段/包名称: 水风光蓄等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发展路径研究 标段/包编号: 000645-25ZB0416/01 文件获取开始时间: 2025-04-24 17:00 文件获取截止时间: 2025-04-29 17:00 文件发售金额(元): 0 文件获取地点: 截标/开标时间: 2025-05-16 09:30 开标形式: 线上开标 服务期(天): 540 开标地点: 服务期说明: 本项目服务期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研究项目结题验收合格为止(预计约540天),具体安排如下: (1)合同签订-2025年6月:完成资料收集、现场查勘,提交研究大纲。 (2)2025年6月-2025年12月:完成课题一和课题二的研究内容。 (3)2026年1月-2026年10月:完成项目研究报告,发表/录用中文核心或三大检索论文4篇,申请并受理发明专利4件,组织验收评审会,通过结题验收。 招标范围: 围绕雅砻江流域水风光蓄储一体化开发背景下的多能互补需求,开展区域新能源资源开发潜力评估方法与送出技术研究、100%可再生能源系统送出技术及稳定性运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 课题一:区域新能源资源开发潜力评估方法研究 (1)计及多源数据融合的区域新能源资源开发潜力评估方法研究 1)分析高分辨率地理数据、气象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等多源数据特性,研究高维复杂地理-气象-能耗数据间的多层级耦合关系,建立适用于新能源资源开发潜力评估的多源融合数据集; 2)研究流域气象、地理、时序异构条件下的区域新能源资源复杂分布特征及其随机波动规律,从时间、空间多个维度解析新能源资源时空演变趋势,提出面向流域自然资源开发潜力的数据映射及关键特征提取方法; 3)基于多源数据关键特征与资源开发潜力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算法的区域新能源资源开发潜力评估模型,提出区域适用于新能源资源开发潜力主动感知方法。 (2)区域水风光蓄多能互补协同开发及一体化运行模拟技术研究 1)分析水风光蓄不同电源的建设、运行成本,考虑水电发电特性、梯级水库水文关联、混合抽蓄多种运行工况,研究面向优化运行的水风光蓄数学建模方法; 2)研究流域内风、光、水不同自然资源时空关联特性,分析不同电源出力之间的协同互补潜力,并结合区域自然资源互补特性、水电调节能力以及储能支撑作用,提出时序互补-空间聚合-储能平抑的区域水-风-光-储协同开发利用模式; 3)计及流域水期特性、风光波动性及电力外送等多种因素,研究适应水风光资源关联特征的多样化场景智能构建方法;计及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等多重运行需求,研究面向水风光蓄多能互补多时间尺度的运行模拟技术。 (3)雅砻江流域水风光可再生能源系统模型开发及仿真验证 1)基于雅砻江流域主要水电站、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数据采集信息,以及相关地理、气象、能耗数据,构建多源异构动态数据库;提出适用于雅砻江流域水风光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运行数据筛选、清洗等预处理方法; 2)考虑梯级水电物理模型以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物理或统计模型,结合雅砻江流域的网架结构,开发雅砻江流域水风光可能源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 3)基于新能源资源开发潜力主动感知结果以及各类电源协同运行特性,开展面向雅砻江流域水风光可再生能源系统实验室仿真验证,为雅砻江流域新能源大规模开发提供数字化支撑。 课题二:100%可再生能源交直流系统送出技术及稳定性运行研究 (1)计及可再生能源时空特性的特高压交直流系统拓扑构建理论 1)从无功支撑、系统惯量、电压稳定、频率稳定、系统振荡等维度,研究100%可再生能源送出场景的技术需求。分析交流、直流送出的技术特点,明确多种适用于100%可再生能源送出场景技术路线的典型技术方案。对比交直流送出方案的技术经济性,明确不同技术方案的传输容量及输电距离适用范围。 2)研究送端多类型可再生能源机组的广域时空分布特性对交直流送出系统的边界约束,考虑受端交流电网结构、换相失败抵御、送端暂态过电压抑制等因素,提出适用于多类型可再生能源基地高可靠性、低成本的交直流送出系统拓扑结构,分析多类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不同时空分布特性对交直流系统暂态、稳态特性的影响规律。 3)考虑系统暂稳态运行特性、对送端多类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支撑能力、对受端交流系统的适应性等因素,研究计及经济性、可靠性、灵活性等多维度的交直流送出系统规划设计评估方法,形成综合性评估计算程序,比选出计及多类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交直流送出系统最优拓扑。 (2)融合可再生能源出力特性的特高压交直流系统优化配置与互补运行技术 1)针对交直流送出通道分段利用小时数需求,考虑互济运行下的交直流系统功率运行边界,提出不同电源组合场景下多时间尺度优化配置方法。 2)研究适应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接入的多电压等级送端电网组网方案。 3)针对可再生能源主动参与电网调控场景,研究融合可再生能源出力特性的多类型电源互补运行技术。 4)研究考虑稳定约束的可再生能源经特高压交直流送出系统优化运行技术。 (3)多类型可再生能源-特高压交直流协同的稳定控制和送出系统的故障保护技术 1)研究多时间尺度下多类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经交直流外送系统强度的量化原理,提出面向系统强度提升的新型构网控制方法。 2)研究含跟网/构网装备的可再生能源基地经交直流外送系统宽频振荡机理,提出多运行方式下振荡源定位与源-网协调抑制技术。 3)研究可再生能源基地经交直流外送系统的暂态电压和同步稳定特性,提出暂态稳定协调控制、电压/频率主动支撑和过电压抑制技术。 4)研究不同故障场景下可再生能源基地经交直流送出系统的故障特性,提出多类型设备协同的继电保护与故障穿越技术。 供应商基本要求: 投标人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的独立民事主体。 供应商资质要求: 无。 供应商业绩要求: 2020年1月1日至投标截止日,具有可再生能源送出相关研究或交(直)流输电系统研究相关项目业绩(含已完成和在实施)。 供应商其他要求: 无。 供应商拟投入项目负责人最低要求: 具有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且担任过可再生能源送出相关研究或交(直)流输电系统研究相关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 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 否 备注:
本招标项目仅供正式会员查看,您的权限不能浏览详细信息,请注册本网会员并成为正式会员后可下载详细的招标公告、报名表格、项目附件和部分项目招标文件等。
联系人:陈经理
手机:13611390867
电话:010-89940160
邮箱:kefu@dljczb.com
QQ:2830892928
请登录查看